今天終於去看了露西。
我發現,露西的重點不是動作片,也不只是講大腦,也不只是講哲學,裡面還牽扯到神秘學的概念。
所以學得盧貝松真的很厲害,可以把這些意涵,拍得這麼“膚淺”,就像一般的商業電影,但是我相信,那個I AM EVERYWHERE的無言結局,應該會讓很多觀眾憤怒,難怪評價沒有很好,但是我是挺愛的。
裡面出現過《創造亞當》的本作與意向,因此我堅信電影所述的片尾,最後露西消失,是種羽化成仙的概念。而露西大腦的開發程度,其實是相對於所謂的悟道。
當大徹大悟之後,就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與神合而為一。所以最後的片尾說「I AM EVERYWHERE」
裡面其實提到蠻多有趣的概念的,因為我們是活在三次元世界的人,所以我們的概念都是構築在三次元的邏輯,但是一個東西的存在,其實是牽扯到時間的,我們無法在時間軸上來回,所以有些東西我們無法想像,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經常扮演上帝的自由人先生(摩根Freeman)也在片中扮演智者的角色,他指點了露西,去探索並且傳承。
而當智慧開展的時候,人性也是一點一滴的消失,而這個智慧,我想真的絕對不是只有IQ的提昇,她不會痛,她卻也變得很敏感,彷彿有點矛盾,其實也不…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
裡面其實穿插了很多概念,讓我深信盧貝松是刻意要傳遞這些訊息的。
我相信,露西是一個悟道者的故事。就像駭客任務的尼歐一樣。
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人生] 途經幽谷 I
原本,你過著你的人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忙碌,充實,
喜怒哀樂,而有些事情,你根本想都沒想過,
或者,不以為意。
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老,現在開始漸漸有這種感覺了。
病,好像偶爾也有這麼一回事。
死,好像非常非常遙遠。
但是回頭想想,
哪個親戚,哪個朋友,好像就悄悄地去了。
好像一顆石頭,丟進池塘,激起了漣漪,然後又平靜無痕。
有一天,突然發現,你途經幽谷,
旁邊的山壁險峻,
遮天蔽日,
黑暗無光,
洶湧的巨浪朝你襲來,
而你,眼睜睜地看著,什麼都不能做,
逐漸浮起的水平面,在窒息以前,那股水壓已經讓你的胸口喘不過氣,
這時候你赫然發現,你以為無所畏懼的,
只不過是因為距離太遙遠,你從來不認為這是一件可能的事情,
當死神的巨斧迎面劈來,
人其實就好像站在高樓上看下去,如螻蟻般,
好像在海水中深潛,抬頭你已經看不到太陽,
往下,你也看不見深淵的底。
為什麼可以笑談生死,
因為你覺得,這根本是一件與你無關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你發現,你不再置身事外。
喜怒哀樂,而有些事情,你根本想都沒想過,
或者,不以為意。
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老,現在開始漸漸有這種感覺了。
病,好像偶爾也有這麼一回事。
死,好像非常非常遙遠。
但是回頭想想,
哪個親戚,哪個朋友,好像就悄悄地去了。
好像一顆石頭,丟進池塘,激起了漣漪,然後又平靜無痕。
有一天,突然發現,你途經幽谷,
旁邊的山壁險峻,
遮天蔽日,
黑暗無光,
洶湧的巨浪朝你襲來,
而你,眼睜睜地看著,什麼都不能做,
逐漸浮起的水平面,在窒息以前,那股水壓已經讓你的胸口喘不過氣,
這時候你赫然發現,你以為無所畏懼的,
只不過是因為距離太遙遠,你從來不認為這是一件可能的事情,
當死神的巨斧迎面劈來,
人其實就好像站在高樓上看下去,如螻蟻般,
好像在海水中深潛,抬頭你已經看不到太陽,
往下,你也看不見深淵的底。
為什麼可以笑談生死,
因為你覺得,這根本是一件與你無關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你發現,你不再置身事外。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人生] 死亡的幽谷
當你離死亡很遙遠的時候,你說自己不怕死,是因為初生之犢不怕虎。
當你面臨死亡的時候,你終於知道死亡的可懼,你終於知道那種滋味。
很幸運的(?),曾經在死亡的幽谷徘徊過三回,一次比一次更遽,
然後知道,我們的一生,其實都是在鋼索上,如履薄冰,
或許你也曾經擦肩而過,但是你不知道,
生命有時候其實很脆弱,但是我們仍然頑強的活著,
這就是生命可愛的地方。
然後,你又發現,死亡好像又沒有那麼可怕,
生老病死,它只不過是必經的一個環結。
如果說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會怎樣?
這只是個假設性的問題,當我們在思考解答的時候,
實際上我們都不會這樣子的認為,
但是也的確,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做,就再也沒有機會做了,
只是因為這些事情,你現在不做,明天也還是不會做。
我們活在當下,但是我們也要展望未來,
而期許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過好現在。
所以有很多事情,你真的不必去在意,
就是做你想做,做你能做,
盡人事,聽天命。
不盡然事事如意,
但是如果覺得很苦,先想想,你真的無法跳脫嗎?
還是只是你不願意。
人是不是在等死?
人活著,本來就是在等死。
只是在這段過程中,怎麼讓自己的每一段當下,都過得有意義。
至少,讓自己滿意,回頭的時候,不會嘆息。
當你面臨死亡的時候,你終於知道死亡的可懼,你終於知道那種滋味。
很幸運的(?),曾經在死亡的幽谷徘徊過三回,一次比一次更遽,
然後知道,我們的一生,其實都是在鋼索上,如履薄冰,
或許你也曾經擦肩而過,但是你不知道,
生命有時候其實很脆弱,但是我們仍然頑強的活著,
這就是生命可愛的地方。
然後,你又發現,死亡好像又沒有那麼可怕,
生老病死,它只不過是必經的一個環結。
如果說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會怎樣?
這只是個假設性的問題,當我們在思考解答的時候,
實際上我們都不會這樣子的認為,
但是也的確,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做,就再也沒有機會做了,
只是因為這些事情,你現在不做,明天也還是不會做。
我們活在當下,但是我們也要展望未來,
而期許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過好現在。
所以有很多事情,你真的不必去在意,
就是做你想做,做你能做,
盡人事,聽天命。
不盡然事事如意,
但是如果覺得很苦,先想想,你真的無法跳脫嗎?
還是只是你不願意。
人是不是在等死?
人活著,本來就是在等死。
只是在這段過程中,怎麼讓自己的每一段當下,都過得有意義。
至少,讓自己滿意,回頭的時候,不會嘆息。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人生] 沒有“不”的字典
今晚聊天,突然想起,在常綠研究室的那段日子,默默被老師培養出了,字典沒有“不”的能力。
老師說「拿踢咻過來」,老蔡跟小王子兩個在實驗室裡面跑了三圈…回頭來問,「呃,老師,你要的是什麼東西?」
老師說「tissue,面紙啦!」
「老師,那個冰箱的電線好像有點問題」
老師:「重新配線啊」「唔,老師,要怎麼配」
「就去新遠東*買線來接呀」「那個冰箱是220V的耶」
老師:「所以勒」
「嗯,好…老師,我會去買」
回到最從頭…
老師說「自己試驗的地點要整理」
於是
老師:「那個梨園的水管被割草機打斷了,要重接」
於是
老師說「拿踢咻過來」,老蔡跟小王子兩個在實驗室裡面跑了三圈…回頭來問,「呃,老師,你要的是什麼東西?」
老師說「tissue,面紙啦!」
「老師,那個冰箱的電線好像有點問題」
老師:「重新配線啊」「唔,老師,要怎麼配」
「就去新遠東*買線來接呀」「那個冰箱是220V的耶」
老師:「所以勒」
「嗯,好…老師,我會去買」
回到最從頭…
老師說「自己試驗的地點要整理」
於是
老師:「那個梨園的水管被割草機打斷了,要重接」
於是
自己做有什麼困難嗎?
OK沒問題!
這就是實驗室「師徒制」的GUTS!精神
師生同樂,和樂融融
我想老師對這張照片的評論會是
「大寶,妳在哪裡?」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有感] 攝影
隨身總帶著一個相機,不斷的想要記錄一些甚麼。
當然,我不是,也沒有辦法,成為一個攝影狂熱者,
我沒有擅於後製,其實我也沒有特別喜歡後製,這不是批評,後製絕對有它的價值所在,也絕對有它藝術的成分在裡頭。我指的不是讓照片變得更好看,而是透過後製,又可以讓照片說出不一樣的故事,即使在那個銀鹽底片的年代,也有很多攝影師喜歡自己洗照片,這其實也算是一種後製,我想,這也是後製的魅力所在。
只是有時候也會想,到底想要拍的是甚麼東西,就像聽音樂一樣,我希望我的音響很好很好,到某個程度上,我們所追求的已經不是一種寫實,而是一種超乎完美。所以我可以在我的照片上,加上更多的頭髮,挽救更上層樓的髮線,諸如此類。所以在看了菜單上的照片之後,卻對送上桌的食物大失所望。
不過啊,會修圖的人還是真厲害。這實在是太艱困了...
說穿了,上面那一張圖,其實也是後製來的,從濾鏡到軟體都有用到。
不過技巧很簡單就是了
一方面,也練習一下自己攝影的技巧。
當然,我不是,也沒有辦法,成為一個攝影狂熱者,
坐擁著好幾台相機,一大堆鏡頭,
但是還是很喜歡攝影。
攝影其實也是一種蠻有趣的東西,雖然有人說,攝影是把東西忠實的記錄下來,而寫生則是有主觀的意識在裡頭,但是後來發現,似乎也不是這麼一回事,相較之下,正由於它有某個方面的寫實,所以透過相片來講故事,就也變成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沒有擅於後製,其實我也沒有特別喜歡後製,這不是批評,後製絕對有它的價值所在,也絕對有它藝術的成分在裡頭。我指的不是讓照片變得更好看,而是透過後製,又可以讓照片說出不一樣的故事,即使在那個銀鹽底片的年代,也有很多攝影師喜歡自己洗照片,這其實也算是一種後製,我想,這也是後製的魅力所在。
只是有時候也會想,到底想要拍的是甚麼東西,就像聽音樂一樣,我希望我的音響很好很好,到某個程度上,我們所追求的已經不是一種寫實,而是一種超乎完美。所以我可以在我的照片上,加上更多的頭髮,挽救更上層樓的髮線,諸如此類。所以在看了菜單上的照片之後,卻對送上桌的食物大失所望。
我還是要再說一次,只不過是每個人所追求的不同,我並無意去輕視任何偏好的人。拍出很糟糕的照片又不得不想要的時候,還是必須要靠後製來稍微挽救,而我這方面的技巧卻是相當匱乏的。又對於某些情形,後製也是不得不的一個手段。而對於商業攝影或是其他方面,當然更是不容捨棄能夠增色許多的後製技巧。
不過說穿了,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
我很懶,所以希望拍完照之後,就是這樣了。
所以還是很努力的,想要把所有的工作,就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刻,
就結束了。
不過啊,會修圖的人還是真厲害。這實在是太艱困了...
不過技巧很簡單就是了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雜記] 過了六個半月-我見到的多明尼加人
不知不覺,我的網誌好像變成了音樂網誌,心血來潮就拿一首歌出來寫,在這裡,也不知不覺地過了大概六個半月了,剩下的時間已經比過去的時間還要多了。一直寫不出東西,倒也不是無言以對,或者說是五味雜陳更為恰當吧。
雖然過了這麼多時間,內心依然是經常充滿了衝擊,想要到處看看的心還是沛然於心。
也許是一種欲說還休的感覺吧,一開始的時候,看到什麼就好興奮,現在又發現,看到了甚麼,卻也不一定是那樣。
有一種很概觀的民族性,也有一種很細微的個人特色,所以慢慢接觸之後,就發現了他的趣味。
對於某些人,我們對他們的了解,我想是遠遠不及於他們對我們的了解,又尤其是在一種位階上的相對關係底下。跟著台灣人工作了許許多多的年頭,看著人來人往,也是或多或少會有心得,如果要說他們怎麼評斷我們以前,不如想想為什麼會被這樣評斷,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多少是有點道理的。再另一點,我們自己又是怎麼去看他們的呢。
人是互相的。
這是一個Amigo(朋友)的國家,對路上不認識的人,他們總是可以毫不猶豫的喊出"Amigo/Amiga",甚至是"Mi amor"(親愛的),初來乍到,確實是有點不太習慣,有人說,他們什麼人都是Amigo,但是我後來覺得,某個程度上,他們確實什麼人都是朋友,這是一種親切,而不是一種矯揉造作,當然,所謂"朋友"這個定義上的交往深度,當然跟我們有認知上的差距。但是確實是熱情許多的。
搭著車,經過鄉間小路的時候,我喜歡看看路邊,多明尼加人有個習慣,沒事的時候喜歡拿張椅子坐在家門口聊天,甚至是發呆也好。不是所有人,但是還蠻多地方的人,看到亞洲面孔,就會目不轉睛的看著你。
我喜歡看到路旁友善的人們的時候,跟他們揮揮手,他們就會很熱情的回應。每每讓我的心情變得很好,大概就像是這張照片這樣子,但是,總還是覺得照片傳達不了那樣子的感覺,也許是拿起了相機,雙方的感覺又變得不一樣了吧。或許改天應該裝個針孔相機,或許可以抓出那種內心的悸動。
不過多明尼加人還蠻樂於照相的,看到你拿著相機在手上,他會揮揮手招你過去,請你幫他照張相,這是很有趣的事情,因為通常他們也不會跟你要求照片,只是看了你幫它們照的照片之後,就會變得很開心。
有時候走在路上,他們會Chino, Chino(中國人)的叫,或甚至叫Chinito(小中國仔),有些人會覺得厭惡,但我倒是覺得還好,這個詞本身並沒有惡意,當然,就像在台灣一樣,總還是會有些輕薄兒的。在其他時候,假如跟他們揮揮手的話,他們也會很開心的回應的。
然後,我也就覺得很開心了。
雖然過了這麼多時間,內心依然是經常充滿了衝擊,想要到處看看的心還是沛然於心。
也許是一種欲說還休的感覺吧,一開始的時候,看到什麼就好興奮,現在又發現,看到了甚麼,卻也不一定是那樣。
有一種很概觀的民族性,也有一種很細微的個人特色,所以慢慢接觸之後,就發現了他的趣味。
對於某些人,我們對他們的了解,我想是遠遠不及於他們對我們的了解,又尤其是在一種位階上的相對關係底下。跟著台灣人工作了許許多多的年頭,看著人來人往,也是或多或少會有心得,如果要說他們怎麼評斷我們以前,不如想想為什麼會被這樣評斷,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多少是有點道理的。再另一點,我們自己又是怎麼去看他們的呢。
人是互相的。
這是一個Amigo(朋友)的國家,對路上不認識的人,他們總是可以毫不猶豫的喊出"Amigo/Amiga",甚至是"Mi amor"(親愛的),初來乍到,確實是有點不太習慣,有人說,他們什麼人都是Amigo,但是我後來覺得,某個程度上,他們確實什麼人都是朋友,這是一種親切,而不是一種矯揉造作,當然,所謂"朋友"這個定義上的交往深度,當然跟我們有認知上的差距。但是確實是熱情許多的。
搭著車,經過鄉間小路的時候,我喜歡看看路邊,多明尼加人有個習慣,沒事的時候喜歡拿張椅子坐在家門口聊天,甚至是發呆也好。不是所有人,但是還蠻多地方的人,看到亞洲面孔,就會目不轉睛的看著你。
有一張照片我一直想拍,卻總是覺得情溢乎照。
不過多明尼加人還蠻樂於照相的,看到你拿著相機在手上,他會揮揮手招你過去,請你幫他照張相,這是很有趣的事情,因為通常他們也不會跟你要求照片,只是看了你幫它們照的照片之後,就會變得很開心。
有時候走在路上,他們會Chino, Chino(中國人)的叫,或甚至叫Chinito(小中國仔),有些人會覺得厭惡,但我倒是覺得還好,這個詞本身並沒有惡意,當然,就像在台灣一樣,總還是會有些輕薄兒的。在其他時候,假如跟他們揮揮手的話,他們也會很開心的回應的。
然後,我也就覺得很開心了。
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文化] 過去與未來
西班牙文的老師是真的西班牙人,來到這個國家好像十幾年有了,西文上得非常的好,雖然我的西文還不怎麼好。
有一次上課,講到過去式(Pasado),他手往後揮揮,突然覺得很有趣。
不知道大家習慣怎樣,不過我總覺得平常講過去的時候,好像習慣手往前比,講到那些未來的事,就會指指自己的身後。那麼,是不是對我來說,我總是習慣面對著過去,背對著未來,所以才總是有被未來拉著走的感覺,然後那些過去都歷歷在目地逐漸離我遠去。
也許這樣說有點牽強,我也不知道對西班牙人來講,他們是不是真的那麼看著未來。
不過我想某個程度上,我真的還蠻習慣於回首往事,不看看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而只是看到那些消逝的過去。
人除了要活在當下之外,也要記得朝著未來看呀!
有一次上課,講到過去式(Pasado),他手往後揮揮,突然覺得很有趣。
不知道大家習慣怎樣,不過我總覺得平常講過去的時候,好像習慣手往前比,講到那些未來的事,就會指指自己的身後。那麼,是不是對我來說,我總是習慣面對著過去,背對著未來,所以才總是有被未來拉著走的感覺,然後那些過去都歷歷在目地逐漸離我遠去。
也許這樣說有點牽強,我也不知道對西班牙人來講,他們是不是真的那麼看著未來。
不過我想某個程度上,我真的還蠻習慣於回首往事,不看看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而只是看到那些消逝的過去。
人除了要活在當下之外,也要記得朝著未來看呀!
[毓言] 過了五個月
又一次,夢見我突然離開了多明尼加。
第一次夢見,驚覺我在這邊沒有回憶。
第二次夢見,驚覺我什麼都不會。
第三次夢見,驚覺我什麼都沒有留下。
而不知不覺地,就過了五個月了,而剛剛才把那過了四個月的文章給踢出來見客。
開始慢慢有了些回憶,開始稍微會了點西班牙文,買東西殺不了什麼價,至少也還買得了東西,
在路上看到路人雖然聽不懂他講什麼,但是至少還可以對著對方自言自語,而對方好像還聽得懂我在說什麼。
時間至此就過了一半了,而人也真的不能妄自菲薄。我是不是真的能夠做什麼?
但是我想,我真的是留下了一些什麼,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樣的民族性,聽了再多人講述,看了電視,也不如就這樣身歷其境地感受。宛如是愛麗絲夢遊仙境,又像莊周夢蝶。
上次跟工人聊天,問他的小孩什麼時候出生,他說十月。我說,那要快,不然我就來不及看到了。他問我還會不會再來。其實我真的蠻想再來的,也許等我的孩子都長大了,在這個地方養老,似乎也不錯,不過也或許,那時候,這個地方就已經不是這個地方了。時代總是不斷地在改變,雖然說,這個地方,好像有時候,隱隱約約的,就脫離了時間,兀自地過著它的生活。
要說他們過得痛苦,又其實彷彿是過著人間仙境般的生活,到底是貧窮的他們比較慘,還是汲汲營營的我們比較慘呢。
就像那場夢一樣,我漸漸地迷惘了。
第一次夢見,驚覺我在這邊沒有回憶。
第二次夢見,驚覺我什麼都不會。
第三次夢見,驚覺我什麼都沒有留下。
而不知不覺地,就過了五個月了,而剛剛才把那過了四個月的文章給踢出來見客。
開始慢慢有了些回憶,開始稍微會了點西班牙文,買東西殺不了什麼價,至少也還買得了東西,
在路上看到路人雖然聽不懂他講什麼,但是至少還可以對著對方自言自語,而對方好像還聽得懂我在說什麼。
時間至此就過了一半了,而人也真的不能妄自菲薄。我是不是真的能夠做什麼?
但是我想,我真的是留下了一些什麼,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樣的民族性,聽了再多人講述,看了電視,也不如就這樣身歷其境地感受。宛如是愛麗絲夢遊仙境,又像莊周夢蝶。
上次跟工人聊天,問他的小孩什麼時候出生,他說十月。我說,那要快,不然我就來不及看到了。他問我還會不會再來。其實我真的蠻想再來的,也許等我的孩子都長大了,在這個地方養老,似乎也不錯,不過也或許,那時候,這個地方就已經不是這個地方了。時代總是不斷地在改變,雖然說,這個地方,好像有時候,隱隱約約的,就脫離了時間,兀自地過著它的生活。
要說他們過得痛苦,又其實彷彿是過著人間仙境般的生活,到底是貧窮的他們比較慘,還是汲汲營營的我們比較慘呢。
就像那場夢一樣,我漸漸地迷惘了。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毓言] 過了四個月
不知不覺,就過了四個月,時間真的過的飛快,這個月,工作特別忙碌,所以連寫網誌的時間幾乎都沒有。
放假或者下班之後,就想放輕鬆。
買了兩隻鸚哥,不過有一次沒有注意,放得太低,籠子就被垂涎已久的阿寶(警衛犬)給撲了,但是只有看到一隻鳥在屋簷上,本來想要抓,但是嚇到它就飛走了,可能因為牠也不知道要去哪裡,所以雖然養了幾天而已,隔天牠還是飛回來了,工人不曉得怎麼那麼厲害,還幫我逮了回來。而因為剛好出差又經過鳥店,所以又帶了兩隻回來,所以現在變成三鳥行,看起來感情還蠻融洽的,據說公母都有,不過我實在是分不清到底誰是公的、誰是母的。白天的時候放在鳥籠,掛在屋簷上,讓牠們曬曬太陽,晚上的時候,就把牠們帶到浴室,抓出來。不過或許是因為從小被養慣了,或是鳥的特性,其實牠們沒有特別喜歡飛來飛去,放到浴室,還是就停在欄杆上。而且不知道從成鳥開始養,牠們會不會願意跟我好好培養感情,不過至少我現在跟一歲大的阿寶混得很好,牠是被剪尾的杜賓,可能尾巴沒得搖了,所以當我們到首都又回Bonao的時候,牠就會搖著屁股跑過來,然後撲到我的身上,在被我一巴掌打飛,大喊「阿寶」,然後他就還是很高興的搖著尾巴跑來跑去。
結果很不幸的,這篇網誌還沒有完成,小鳥又飛掉了,因為一開始被阿寶撲到籠子,所以上面有點鬆脫,小藍就先跑走了,我看不到小藍之後,發現籠子鬆了,所以就拿下來把上面安置好,結果正要掛起來的時候,整個底盤就掉下來了,眼見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所以我下定決心,再挑戰最後一次,如果這次又飛走的話,那跟小鳥實在是太無緣了,新的小綠跟小黃,妳們一定要好好留著啊。
Bonao最近真是個烏雲蓋頂,整天都在下雨下個不停。
都已經過了五個月了。只好不管如何都把這篇放出來了。
放假或者下班之後,就想放輕鬆。
買了兩隻鸚哥,不過有一次沒有注意,放得太低,籠子就被垂涎已久的阿寶(警衛犬)給撲了,但是只有看到一隻鳥在屋簷上,本來想要抓,但是嚇到它就飛走了,可能因為牠也不知道要去哪裡,所以雖然養了幾天而已,隔天牠還是飛回來了,工人不曉得怎麼那麼厲害,還幫我逮了回來。而因為剛好出差又經過鳥店,所以又帶了兩隻回來,所以現在變成三鳥行,看起來感情還蠻融洽的,據說公母都有,不過我實在是分不清到底誰是公的、誰是母的。白天的時候放在鳥籠,掛在屋簷上,讓牠們曬曬太陽,晚上的時候,就把牠們帶到浴室,抓出來。不過或許是因為從小被養慣了,或是鳥的特性,其實牠們沒有特別喜歡飛來飛去,放到浴室,還是就停在欄杆上。而且不知道從成鳥開始養,牠們會不會願意跟我好好培養感情,不過至少我現在跟一歲大的阿寶混得很好,牠是被剪尾的杜賓,可能尾巴沒得搖了,所以當我們到首都又回Bonao的時候,牠就會搖著屁股跑過來,然後撲到我的身上,在被我一巴掌打飛,大喊「阿寶」,然後他就還是很高興的搖著尾巴跑來跑去。
結果很不幸的,這篇網誌還沒有完成,小鳥又飛掉了,因為一開始被阿寶撲到籠子,所以上面有點鬆脫,小藍就先跑走了,我看不到小藍之後,發現籠子鬆了,所以就拿下來把上面安置好,結果正要掛起來的時候,整個底盤就掉下來了,眼見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所以我下定決心,再挑戰最後一次,如果這次又飛走的話,那跟小鳥實在是太無緣了,新的小綠跟小黃,妳們一定要好好留著啊。
Bonao最近真是個烏雲蓋頂,整天都在下雨下個不停。
都已經過了五個月了。只好不管如何都把這篇放出來了。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毓言] 愛國
1844年2月27日,多明尼加在Duarte、Sánchez與Mella三個人的領導下,脫離海地的統治獨立,而在海地之前,西班牙與法國也相繼佔領殖民過這個地方。
所以2月27日是多明尼加的獨立紀念日,而Duarte、Sánchez與Mella則為多明尼加的三位國父。也有許多路名與此相關,有一條路就叫做Avenida 27 de Frebrero(二月二十七日大道,華僑稱它為27街1),而在首都有中國城,正好是在Duarte街(Calle Duarte)上。
所以在2月27日這一天,舉國歡慶,雖然已經獨立了166年,不過他們還是很熱絡地在慶祝,大概像我們的光復節+國慶日吧。在首都的海邊有閱兵典禮,除此之外,在La Vega的嘉年華也在這一天達到高潮。
其實在這之前,街上就開始出現許多販賣國旗的小販,還有一種是可以直接掛在車窗上的,你付錢,他就幫你打開車門夾上去,另外也有賣大片的布旗。
於是許多車上都開始掛起了國旗,甚至有在引擎蓋上就舖了大面的國旗的。
許多住宅,在聖誕節會掛上裝飾。
許多住宅在這時候,則會在家門口掛上國旗。
看到的時候,就想起在年紀很小的時候,應該還是七十年代吧,到了十月,也是一樣,很多家都會在門口掛上國旗,看著四處的旗海飛揚,好是熱鬧,年紀漸漸長大,開放、解嚴,掛國旗的漸漸少了,看電影不用起立唱國歌了,然後好像也沒有甚麼場合會再聽到國歌的聲音。
曾經我一度以為,是因為我們開放了,我們是民主國家,民主國家過得很快樂,民主國家跟美國一樣投票率很低。
不過似乎好像不是這個樣子,多明尼加雖然不算是個先進國家,但是作為一個民主國家應該算是當之無愧的。
我們好像喪失了一點認同感,實際上,所謂的認同感是甚麼,好像說也說不清。
這樣才是愛台灣,誰誰誰是不是不愛台灣,這是一個很大的包袱,一個只有政客扛的起的包袱,遇到這個話題,就要快點點頭,說我愛台灣。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搞不太清楚,自己愛的到底是甚麼,到底是台灣還是中華民國,到底是Taiwan還是ROC,這有甚麼差別?所以當我們再說話的時候,好像又要搞清楚自己跟身邊的人的立場是甚麼,說出這些話,就有人有意見。是不是因為這樣,我們開始不敢愛國。
愛國曾幾何時,好像變成一種責任很重大的東西。
也許在這個解構的時代,我們對國家的認同也要變得很模糊,但是至少的至少,我們應該可以不用愛國愛的很羞愧,也不用愛國愛的很洋洋得意,也許要借用甘迺迪的話,"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甚麼,問你能夠為國家做甚麼"(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有些時候,我們期盼世界大同,卻不願意為自己身邊的人奉獻。
就像信仰上帝,不是掛在嘴上就是虔誠的教徒,或許末日的時候上帝會審判你,但是愛國與否,我想,不過是一種情愫罷了。
可不可以愛國愛得很快樂呢?
1 Av.就是Avenida,是大道的意思,不過很多大道都被華僑叫x x街,不過的確很多“大道”都沒有很大條就是了。
所以2月27日是多明尼加的獨立紀念日,而Duarte、Sánchez與Mella則為多明尼加的三位國父。也有許多路名與此相關,有一條路就叫做Avenida 27 de Frebrero(二月二十七日大道,華僑稱它為27街1),而在首都有中國城,正好是在Duarte街(Calle Duarte)上。
所以在2月27日這一天,舉國歡慶,雖然已經獨立了166年,不過他們還是很熱絡地在慶祝,大概像我們的光復節+國慶日吧。在首都的海邊有閱兵典禮,除此之外,在La Vega的嘉年華也在這一天達到高潮。
其實在這之前,街上就開始出現許多販賣國旗的小販,還有一種是可以直接掛在車窗上的,你付錢,他就幫你打開車門夾上去,另外也有賣大片的布旗。
於是許多車上都開始掛起了國旗,甚至有在引擎蓋上就舖了大面的國旗的。
許多住宅,在聖誕節會掛上裝飾。
許多住宅在這時候,則會在家門口掛上國旗。
看到的時候,就想起在年紀很小的時候,應該還是七十年代吧,到了十月,也是一樣,很多家都會在門口掛上國旗,看著四處的旗海飛揚,好是熱鬧,年紀漸漸長大,開放、解嚴,掛國旗的漸漸少了,看電影不用起立唱國歌了,然後好像也沒有甚麼場合會再聽到國歌的聲音。
曾經我一度以為,是因為我們開放了,我們是民主國家,民主國家過得很快樂,民主國家跟美國一樣投票率很低。
不過似乎好像不是這個樣子,多明尼加雖然不算是個先進國家,但是作為一個民主國家應該算是當之無愧的。
我們好像喪失了一點認同感,實際上,所謂的認同感是甚麼,好像說也說不清。
這樣才是愛台灣,誰誰誰是不是不愛台灣,這是一個很大的包袱,一個只有政客扛的起的包袱,遇到這個話題,就要快點點頭,說我愛台灣。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搞不太清楚,自己愛的到底是甚麼,到底是台灣還是中華民國,到底是Taiwan還是ROC,這有甚麼差別?所以當我們再說話的時候,好像又要搞清楚自己跟身邊的人的立場是甚麼,說出這些話,就有人有意見。是不是因為這樣,我們開始不敢愛國。
愛國曾幾何時,好像變成一種責任很重大的東西。
也許在這個解構的時代,我們對國家的認同也要變得很模糊,但是至少的至少,我們應該可以不用愛國愛的很羞愧,也不用愛國愛的很洋洋得意,也許要借用甘迺迪的話,"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甚麼,問你能夠為國家做甚麼"(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有些時候,我們期盼世界大同,卻不願意為自己身邊的人奉獻。
就像信仰上帝,不是掛在嘴上就是虔誠的教徒,或許末日的時候上帝會審判你,但是愛國與否,我想,不過是一種情愫罷了。
可不可以愛國愛得很快樂呢?
1 Av.就是Avenida,是大道的意思,不過很多大道都被華僑叫x x街,不過的確很多“大道”都沒有很大條就是了。
訂閱:
文章 (Atom)